從某種意義上講,注塑模也是一種置換裝置,即塑料熔體進入模腔,一起置換出模腔內的空氣。實際上模具內的空氣并不局限于型腔內,特別是三板式打針模,不能忽視存在于流道中的空氣。此外,塑料熔體會發生微量分解氣體。這些氣體有必要及時排出。
如模具的排氣功能差則簡單發生氣泡、銀紋、云霧、充型不滿、外表焦痕、斷續打針等不良。因而,模具上要設有布局合理的排氣結構才能防止排氣不很好所帶來品不良。
01常見的幾種排氣方式
1)排氣槽排氣
關于成形大、中型塑件的模具,需排除的氣體量多,一般都應開設排氣槽一般開設在分型面上凹模一邊。排氣槽的方位以處于熔體活動未端為好,排氣槽尺寸以氣體能順暢地排出而不溢料為原則。排氣槽寬度一般為3-5mm左右,排氣槽前端深度尺寸小于0.05mm,長度一般0.7-1.0mm,常用排氣槽的深度尺寸能夠查驗
2)分型面排氣
關于小型模具,可利用分型面空隙排氣,但分型面須坐落熔體活動未端。
3)拼鑲件縫隙排氣
關于組合式的凹模或型腔,可利用其拼合的縫隙排氣。
4)推桿空隙排氣
利用推桿與模板或型芯的合作空隙排氣,或有意添加推桿與模板的空隙。
5)粉未燒結合金塊排氣
粉未燒結合金是用球狀顆粒合金燒結而成的材料,強度較差,但質地疏松,允許氣體通過。在需排氣的部位放置一塊這樣的合金即可到達排氣的要求,但其底部通氣孔直徑不宜太大,以防止型腔壓力將其揉捏變形。
6)排氣井排氣
在塑料熔體匯合處的外側,設置一個空穴,使氣體排入其間,也可獲得良好的排氣作用。
7)強制性排氣
在關閉氣體的部位,設置排氣桿,此法排氣作用好但會在塑件上留下桿件痕跡,故排氣桿應設在零件的隱蔽處。
02排氣設計時應留意的事項
1. 當排氣極困難時采用鑲拼結構,假如有些模具的死角不易開排氣槽,首要應在不影響產品外觀及精度的情況下恰當把模具改為鑲拼加工,這樣不只有利于加工排氣還能夠改進原有的加工難度和便于維修。
2. 在塑料制品的關閉形狀處,一定要添加頂針,以作排氣,防止燒傷和融接痕。
3. 關于復雜幾何形狀的產品模具,排氣槽的開設,卓越在幾回試模后再去判定。
4. 越是薄壁制品,越是遠離澆口的部位,排氣槽的開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5. 關于小型件或精密零件也要注重排氣槽的開設,由于它除了能防止制品外表灼傷和打針量缺乏外,還能夠消除制品的各種缺陷。
03總結
恰當地開設排氣槽能夠大大降低注塑壓力、打針時間、保壓時間以及鎖模壓力,使塑件成型由困難變為簡單,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降低機器的能量消耗。